台湾自研的IDF战斗机,与“枭龙”战斗机相比,究竟孰优孰劣?
台湾自研的IDF战斗机,与“枭龙”战斗机相比,究竟孰优孰劣?
【军武次位面】作者:路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陆的主力战斗机依旧是相当老旧的歼7和歼6战斗机。歼8战斗机虽然已经服役,但是整体性能有限,那个时候国产战斗机当中最先进的就是歼8Ⅱ。不过歼8Ⅱ战斗机所针对的对手一直以来都是台湾地区自行研制的IDF战斗机,其改进计划也几乎一直都将IDF战斗机当作目标。那么如今大陆出口战斗机当中级别最低的之一就是最近在网络上非常火的枭龙战斗机,IDF战斗机和枭龙战斗机相比孰优孰劣呢?

▲图片来源:网络
IDF战斗机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想寻求一种先进的战斗机来对抗歼7和歼8战斗机,一般这种情况下首选的方式就是购买。台湾地区原本可以从美国引进战斗机,这个最合适的战斗机就是各方面都很不错的早期F16A/B,不过台湾地区的引进战斗机计划因为大陆和美国关系逐渐密切而变成泡影。所以台湾地区便在80年代初期自行研制新战斗机,名为自制防御战斗机,简称为IDF。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任何一个体量不算大的国家想要自行研制战斗机,那基本是登天一般。但上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的自行研制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而且在美国的帮助下,IDF战斗机也有了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这也是为什么IDF战斗机问世之后大陆一直将其视为最大对手的原因,相比于大陆的战斗机的确有明显优势甚至代差,直到苏27进入国内歼10服役才彻底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
IDF战斗机的气动外形特别像波音的大黄蜂系列战斗机,使用大边条翼,进气口位于机身两侧,活脱脱的缩小版大黄蜂。另外,由于台湾地区难以获得先进的单台大推力发动机,因此便使用了两台小推力的发动机,尾部则使用轻型战斗机常见的单垂尾气动布局,虽然普通,但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缺陷。IDF战斗机的基本参数非常一般,整体尺寸明显小于F16,长度14.48米,高度4.7米,机翼面积24.26平方米,正常起飞重量为9.07吨,最大起飞重量12.2吨。发动机型号为TFE-1042-70,单台最大推力为22千牛,加力推力32千牛,两台加在一起的最大推力也仅仅只有44千牛,加力推力64千牛,发动机推力不足以及起飞重量受限制或许是IDF战斗机的最大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武器方面IDF使用一门M61A1火神机炮,和F16比较类似。雷达是APG67改进而来的金龙53X波段脉冲多普勒,其实就是之前F20虎鲨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外部武器挂架方面IDF总共有8个挂架,可以使用大量的美制武器,比如AGM65小牛导弹,还有MK82炸弹等等。空空导弹方面有AIM9导弹,以及所谓的自产天剑系列空对空导弹,天剑2射程超过了70千米。除此之外还有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真要抛开固有印象,IDF那可比什么T50更早,比LCA更先进,绝对是标准意义上的第四代战机。

▲图片来源:网络
正因为IDF战斗机的整体性能还算不错,因此歼8Ⅱ自诞生就一直在追赶IDF。尽管在歼8Ⅱ改进的后期已经追上了IDF的战斗能力,但无论是气动布局还是综合作战能力,歼8Ⅱ还是有一些不足,这和先天设计有关,歼8Ⅱ在高空飞行能力以及拦截能力有明显优势。而且国内的战斗机不光有歼8Ⅱ,首先本世纪初期的时候歼10A战斗机服役,这是一种综合性能远超过IDF的先进第4代战斗机,而且改进潜力和F16类似。同时沈飞在苏27的基础上衍生了歼11,又衍生出了歼15和歼16,机动能力强,航程远,载弹量大,完全碾压了IDF。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先进的第5代战斗机歼20和歼35,反而是同为本世纪初期服役的枭龙战斗机和IDF更加接近。

▲图片来源:网络
最初的枭龙和IDF是比较接近的,体型上稍微有一些优势,而且是用了单发设计,推力以及推重比表现也更强。另外大陆在中美蜜月期之后大力发展了雷达航电系统,枭龙在后期配上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可以说无论在哪方面IDF战斗机都是无法和枭龙Block3正面竞争的,也就只能和早期的枭龙比拼一下。因此,IDF最合适的定义应该是所有第四代(当时称作第三代)战斗机中最垫底的之一,而且多年进化不明显,难堪大用。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IDF的诞生甚至整个台湾地区武器的发展都和中美两国的关系走向相关,真要放开手脚,在美国以及西方技术的帮助之下,依靠一些有能力的研制人员可以撑起部分相对比较先进的武器计划,不亚于如今的韩国。但是离开了国外的帮助,自身工业的短板使得台湾地区根本没有可能去发展完善的航空工业以及军事工业。如果将IDF归类为中国战斗机,那么它也是世界范围内相当值得一说的战斗机。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