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后厨》:从争议到翻红,一部“下饭剧”的逆袭之路
电视剧《后厨》:从争议到翻红,一部“下饭剧”的逆袭之路
2012年《后厨》首播时,遭遇了口碑滑铁卢
重复镜头滥用:同一片段在单集内反复出现多次,甚至有观众统计“一集重复四五次”,被批“敷衍观众”。制作粗糙:剪辑混乱、广告植入生硬,东北演员演绎粤菜厨师被指“毫无广东味”,引发违和感。剧情逻辑漏洞:职场斗争与感情线推进生硬,配角表现拖后腿,部分情节被指“为冲突而冲突”
当时豆瓣评分仅6分左右,东方卫视更因收视低迷删减6集,黑龙江卫视甚至一度停播,导演史晨风无奈承认“商业因素导致妥协
时隔十余年,《后厨》却在短视频平台意外爆火,成为“电子榨菜”新宠。其翻红原因包括:
南北喜剧风格碰撞:海清的“冷面吐槽”与小沈阳的“东北幽默”形成反差萌,短片段在抖音上被二次创作,如“徐冰怼人合集”“时慧宝搞笑金句”等播放量破千万。美食视觉红利:剧中精致的粤菜烹饪镜头被网友称为“剧版《舌尖》”,刀工、摆盘等画面在美食博主中引发模仿潮。职场轻喜剧定位:快节奏的斗嘴日常和“欢喜冤家”模式,契合当代观众对轻松解压内容的需求
剧里剧外八卦:争议背后的故事
删减与停播:因收视不佳,东方卫视将原32集删至26集,黑龙江卫视更以“排播调整”为由中断播出,引发观众抗议
广告植入争议:剧中频繁出现某品牌调味料特写,被调侃“硬广比剧情还多”,导演坦言“商业因素难以避免”
赵本山的未竟客串:原计划客串小沈阳父亲,因档期冲突未能成行,成为剧组遗憾
海清的“偷师”习惯:为贴近角色,她常混入饭店后厨观察厨师工作,甚至学会颠勺技巧,但自曝私下最擅长“土豆炖牛肉
演员现状:从“后厨”走向多元舞台
1. 海清:国民演员的转型与突破
影视成就:凭借《小欢喜》《隐入尘烟》等作品巩固实力派地位,2024年凭文艺片《人间烟火》获金鸡奖提名。综艺表现:在《演技派》中担任导师,犀利点评风格被赞“徐冰附体”
2. 小沈阳:从喜剧明星到多栖发展
跨界尝试:参演悬疑剧《迷雾追踪》,尝试反派角色;执导首部电影《东北往事》票房破5亿。综艺常客:在《脱口秀大会》《厨神争霸》中展现幽默与厨艺反差,被网友戏称“被演戏耽误的段子手”
《后厨》的“逆袭”印证了观众审美的变迁:曾经的“粗糙”在碎片化传播中转化为“接地气”,而美食与喜剧的永恒魅力使其历久弥新。正如网友所言:“当年骂它烂,现在刷它香——也许我们缺的不是好剧,而是发现快乐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