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妖塞壬(Seirenes)
海妖塞壬(Seirenes)
塞壬(Σειρῆνες〈Σειρήν〉,Seirēnes〈Seirēn〉|Sirens〈Siren【ˈsaɪəɹən、ˈsaɪɹən】〉,「枯萎者」):海妖,河神阿刻罗俄斯(Achelous)与悲剧女神墨尔波墨涅(Melpomene)诸女。
塞壬最初为美丽的少女,乃是冥后珀耳尔塞福涅(Persephone)的玩伴。当珀耳尔塞福涅被冥王哈得斯(Hades)劫走时,她们没有出手援救。愤怒的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把她们变成了下半身为鸟形的怪物,让她们飞到各处去寻找女儿。久寻未果,塞壬姐妹便定居在花岛(Anthemusa)上,坐在繁花似锦的草地上(周围白骨累累),诱惑过往的船只。
当船只接近塞壬的小岛时,会陷入“至静”:风止船停,没有一丝声音,完全的寂静。然后船员们耳边会响起塞壬的召唤:来吧,来吧,我们把一切向你讲述,我们将讲述英雄们的事迹,我们将吟诵你的光荣历史。
塞壬是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Mnemosyne)的外孙女,因而“知道一切的事情”,而且面容娇好、音声华美,所以她们是求知欲和色欲的双重引诱,同时又是死亡的向导。她们将英雄引向死亡,再向后来人歌颂亡者的功绩——希腊人认为名誉高于生命。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说塞壬女妖只有两位,书中并没有给出她们的名字。荷马史诗的研究学者—萨洛尼卡的欧斯塔修斯(Eustathius of Thessalonica(英语:Eustathius of Thessalonica))在评点《奥德赛》时,提到荷马史诗中两位塞壬的名字应该是:
阿格劳斐墨(Ἀγλαοφήμη,Aglaopêmê|Aglaopheme,「华言」);忒尔克西厄珀亚(Θελξιεπεια,Thelxiepeia,「魅惑」)。
古希腊陶瓶艺术的绘画中同样也提到了两位塞壬的名字:
希墨洛珀(Ίμερόπη,Himeropê|Himerope,「柔音」);忒尔克西厄珀亚(Θελξιέπεια,Thelxiepeia,「魅惑」)。
古希腊悲剧诗人吕哥弗隆的《亚历山德拉》(Alexandra)中说她们是:
帕耳忒诺珀(Παρθενόπη,Parthenópē|Parthenope,「贞音」);利革亚(Λιγεία,Ligeia|Ligea,「清响」);琉科西亚(Λευκωσία,Leukōsia|Leucosia,「白氏」)。
许癸努斯的著作《传说集》(Fabulae)中则说她们是四位,名字为:
忒勒斯(Τέλης,Telês|Teles,「完结」);赖德涅(Ραιδνη,Raidnê|Raidne,「改善」);摩尔珀(Μολπή,Molpê|Molpe,「歌曲」);忒尔克西俄珀(Θελξιόπη,Thelxiopê|Thelxiope,「魅音」)。
在其它版本中,与上述名字的写法略有不同,但意思相近,伪阿波罗多洛斯的《书库》E7. 18说她们是:
珀伊西诺厄(Πεισινόη,Peisinoe,「动人」);阿格劳珀(Ἀγλαόπη,Aglaope,「华音」);忒尔克西厄珀亚(Θελξιέπεια,Thelxiepeia,「魅惑」)。
阿波罗尼奥斯引用了赫西俄德给出的名字,说她们是:
忒尔克西诺厄(Θελξινόη,Thelxinoë|Thelxinoe,「陶醉」);摩尔珀(Μολπή,Molpê|Molpe,「歌曲」);阿格劳福诺斯(Ἀγλαόφωνος,Aglaophonus,「华声」)。
一般塞壬女妖以三位而著称,三姐妹通常一个吹笛,一个唱歌,另一个弹琴。
当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的船经过花岛时,他用蜡封住部下的耳朵,并将自己绑在桅杆上,听着海妖之歌安全地渡过了此劫。珀耳忒诺珀因此爱上了这位英雄,飞离花岛追随其后而去,却最终坠海身亡,尸体漂到了那不勒斯湾(Naples),由当地人埋在了岸上,并将这一地区命名为珀耳忒诺珀(Parthenope)。
(1009)小行星(Sirene)即以塞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