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为普京而死”的卡德罗夫,真的是“忠臣”吗?
“愿意为普京而死”的卡德罗夫,真的是“忠臣”吗?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车臣总统卡德罗夫,一直是中国互联网上的一个热门人物。
人们提起他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安禄山,为此还给他起了一个“卡禄山”的外号。
卡德罗夫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天天喊着“愿意为普京而死”的男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忠诚与顺服,都是烟雾弹。
是啊!想想当年安禄山迷惑唐玄宗的那些手段吧,两者几乎是师出同门呀。
因此大家都觉得,只要普京一死,卡德罗夫必定露出獠牙,扯旗造反。
然而,笔者在此要澄清两个谬误。
第一、卡德罗夫对于普京的忠诚有一半是真的。
第二、他没有当安禄山的本钱,普京要是死了,他只会比普京死的更惨,绝对不可能成为俄版安禄山。
西夏小故事
卡德罗夫跟安禄山表面上看起来类似,但实际上两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一个小故事,来透析卡德罗夫这小子的底色到底是什么。
话说在唐朝后期,今天陕北地区无定河流域一带,曾经生存着一个叫做党项的少数民族。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时候,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曾经带兵协助唐军收复长安,被唐僖宗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李。
此后百年时间里,定难军节度使一职在老李家世代相传。有了这么个代言人家族存在,党项一直没有闹出过什么事,在一百多年里都老老实实的向中原王朝纳贡称臣。
直到宋朝第二位皇帝高梁河车神宋太宗统治期间,安稳了百余年的党项出问题了。
由于党项族是一个部落制社会,所谓定难军节度使,只不过是党项族中的一个最大的部落而已。
这点跟今天的车臣民族非常类似。
车臣表面上是一个国家,我们在提到它的时候,也经常把它当成一个统一的民族来认知。
可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车臣跟党项一样,也是一个部落制社会,卡德罗夫家族只是车臣的定难军节度使而已。
小卡及其家族,其实并不能够代表车臣民族。
光凭这点,他就没有做安禄山的资本。
公元980年,定难军节度使这个职位,传到了一个叫做李继捧的小伙子手上。
这一年,李继捧还不到20岁,威望不能服众。
这点跟卡德罗夫接位的时候也非常类似。2004年老卡突然驾崩,还在俄罗斯上学的小卡被赶鸭子上架,在族内根本没有任何威信,权力都掌握在老臣阿尔哈诺夫手上。
公元982年,李继捧在国内斗争中被自己的叔叔打败,混不下去了。
无奈之下,李继捧跑到东京汴梁,在法律上把党项族打包卖给了赵光义。
实际上,他对党项根本没有多少控制力,那块地方到底卖不卖,他说了也不算。
宋朝不明就理,派兵前去接管了党项地区,李继捧的叔叔在宋朝威逼利诱下举家迁往东京。
但宋朝入驻党项,引发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反抗。
这个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就是李继捧的远房弟弟,西夏太祖李继迁。
宋朝的驻军被李继迁的游击战,搞得不胜其烦。
最后,宰相赵普给宋太宗出了个主意,扶持李继捧回去镇压当地的少数民族独立运动。
李继捧在宋朝的支援下,很快就在当地站稳了脚跟。
一开始,他一门心思帮助宋朝镇压民族独立运动。
可后来,随着势力越来越大,他生出了异心,居然跟宋朝的敌人李继迁勾起了手指头。
宋朝觉得这小子脑后生有反骨,便停止了对他的支援。
没有了宋朝的输血,李继捧很快就被李继迁击败,灰溜溜的跑到东京当了寓公。
这个小卡德罗夫啊,他其实就是车臣的李继捧。
他要是敢对俄罗斯生出什么异心,对他没有好处的。
俄国代言人
这话怎么说呢?
车臣族自公元七世纪有史可记以来,就一直在高加索山脉一带游牧。
这个民族的结构是以部落制为主,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人。
如果一个民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无法选出自己的领导人。
那么,只有一个办法能够使他们团结起来。
那就是外敌入侵。
19世纪初期,沙皇俄国向南延伸势力来到了高家索山脉。
众所周知,俄国人的统治风格一向简单粗暴。
他们占领了高加索山脉之后,就不由分说的把所有车臣部落,全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体系之中。
那些一直当惯了土皇帝的部落首领,面对这么一个突如其来的太上皇,自然是不适应的。
于是,车臣民族就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反抗运动。
但在沙皇俄国庞大的体量面前,车臣人的反抗运动,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二战时期,趁着德国入侵苏联的档口,车臣人瞅准机会,趁机背刺了苏联人一刀。
等战后苏联把德国人打败之后,斯大林就对车臣人展开了反攻倒算,把他们全都驱离本土,赶到中亚地区去放羊。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车臣问题了。
可是赫鲁晓夫上台之后,不分青红皂白一门心思推翻斯大林时期的政策,竟然就把叛徒车臣人给请了回来。
不得不说,赫鲁晓夫确实是苏联的罪人啊。先是克里米亚,后是车臣,全都是他埋的雷。
赫鲁晓夫
1991年,苏联行将就木之时,车臣民族出现了一个李继迁式的人物,试图带领同胞摆脱俄罗斯人的统治,独立建国。
这个车臣李继迁的名字叫杜达耶夫。
杜达耶夫
八一九事件,杜达耶夫预感到苏联大厦将倾。
于是就放弃高官厚禄,跑回车臣共和国准备趁天下大乱的时候浑水摸鱼。
果不其然,他回到车臣没两个月,天下就乱了。
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为了瓦解苏联,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但凡是跟苏共作对的,他都要拉拢,其中就包括了俄罗斯的地方势力。
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叶利钦利用职务之便,无休止的给他们放权。
甚至还说出了“能拿多少就拿多少”这样的豪言壮语。
如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还有乌克兰这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正是吃到了这波时代红利,才得以独立的。
叶利钦
杜达耶夫见状,喜不自胜,在叶利钦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车臣独立的曙光。
然而,就在他满心欢喜准备独立建国的时候,叶利钦却当头泼下一盆冷水:不行。
因为高加索山脉是俄罗斯南部唯一的屏障,而车臣共和国又恰好处于高加索山脉以北。
如果它也独立建国,那这座山脉就跟俄罗斯没什么关系了。
即便昏庸自私如叶利钦这样的人,也不敢这么干呀!
所以,叶利钦可以允许山脉以南的高加索三国独立,但绝不能允许山脉以北的车臣独立。
但杜达耶夫早已疯狂,见叶利钦不同意,他就像李继迁一样开始了武装割据。
杜达耶夫
面对杜达耶夫公然分裂的行为,1994年俄罗斯派军前去高加索镇压。
可苏联解体后,俄军战斗力暴跌,再加上杜达耶夫在当地颇得人心,而且深知俄军战法,俄军始终拿他没办法。
1996年,杜达耶夫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被俄罗斯的导弹给打死了。
接替他的,是另外一个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巴萨耶夫。
巴萨耶夫上台后,俄罗斯和车臣的战争从正规战变成了反恐战争。
双方没有爆发过大规模军事冲突。
巴萨耶夫
可正是这三年时间,让车臣内部的缺陷暴露无遗。
我们前面反复强调过,车臣是一个部落制社会。
一旦失去了外敌的压制,马上就是一盘散沙,互相攻伐。
所以,车臣虽然在杜达耶夫的带领下取得了胜利,但战后国家反而更加混乱了。
这种情况让一个人的思想开始发生了转变,他就是小卡德罗夫的父亲老卡德罗夫。
老卡原来也是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而且还是当时车臣地区伊斯兰教的宗教头目。
老卡信奉的是瓦哈比主义,也就是沙特阿拉伯的国教。
瓦哈比是伊斯兰教的一个狂热教派,著名恐怖头目本拉登就是瓦哈比派培养出来的。
所以沙特阿拉伯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人畜无害,他只不过是用金钱遏制了这种宗教狂热而已。一旦没有了钱,沙特一定会成为世界恐怖主义的策源地。
受瓦哈比思想的影响,老卡一直以来都是车臣的反俄急先锋。
可是车臣独立后的种种乱象,让他不禁反思了起来,离开了俄国就真的好吗?
老卡德罗夫
1999年,普京上位后,御驾亲征,剿灭车臣。
车臣在经过普京铁腕整合后的俄军面前,被打得节节败退。
面对危局,老卡背弃了巴萨耶夫,投入了普京的怀抱之中。
车臣被平定之后,普京鉴于当地民情复杂,只能实行羁縻统治。
于是便封老卡德罗夫为车臣军节度使,作为俄罗斯的代理人,统治这一方天地。
所以,卡德罗夫父子本质就是车臣地区的李继捧。
他们是自己民族的背叛者,是俄罗斯在当地扶持的代理人势力。
这父子两人就像当年的李继捧一样,一旦脱离了宋朝的支持是玩不转的,光是应付自己的族人都够他们吃一壶的,更别提什么造反了。
卡德罗夫比谁都盼着普京好
卡德罗夫家族是车臣当地的一个有名望的大族。
可要是指望他们统治整个车臣,那就未免有些不切实际了。
所以普京上位后,就像当年宋朝扶持李继捧一样,极力壮大卡德罗夫父子的势力。
光是俄罗斯联邦每年对他们的补助,就高达300亿人民币之多。
卡德罗夫家族有了钱之后,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用银弹政策,分化瓦解那些有独立倾向的部落。
但凡是战败之后,投靠卡德罗夫家族的部落,老卡一向都是既往不咎,自己吃肉,也给这些小弟们喝点汤喝。久而久之,卡德罗夫家族的势力就越来越大了。
再比如,卡德罗夫家族也会用普京给的钱,培养自己的士兵。
时至今日,经过两代卡德罗夫的发展,老卡家的士兵已经高达八千余人,成了车臣当地最大的一股势力。
卡德罗夫家族在帮助普京安定车臣、壮大自身的同时,也把车臣地区的民族主义者,给得罪了个精光。
所以,车臣一旦闹独立,掌权的必然是民族主义者。
到时老卡家父子一定是第一个被拿去祭天的,他们家没有退路了 。
那他们能不能自己成为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呢?
同样也不行。
卡德罗夫父子的强大武装和银弹政策,都是建立在俄罗斯的财政支持上面的。
一旦他背叛俄罗斯,以车臣地区那薄弱的经济基础,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军队,更没有那么多钱来收买人心,庞大的势力瞬间土崩瓦解。
以他们父子俩这么多年积累出来的仇恨值,到时候会不会被灭九族,都是个未知数呀。
所以他只能紧紧的抱住俄罗斯这根大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卡德罗夫在普京面前一直非常恭敬,从不放过任何给普京长脸表忠心的机会。
他这种行为,绝对不是用来迷惑普京的。
因为普京再怎么说也是一代人杰,这点小手段连中国网民都不信,你觉得普京能信吗?
卡德罗夫之所以如此表忠心,那完全是因为普京实打实地控制住了他的命脉。
卡德罗夫是不希望俄罗斯和普京完蛋的。
他们家只能跟普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然而卡德罗夫只会忠诚于一个强大的普京,一个能为他们家族遮风挡雨的普京。
如果有一天普京的权力出现衰退,不能够再给卡德罗夫遮风挡雨的时候,卡德罗夫的忠诚就会出问题。
比如瓦格纳兵变。
俄罗斯祸起萧墙,把自己虚弱的一面的展露无余后,卡德罗夫就动起了小心思。
因为瓦格纳兵变证明,普京对俄罗斯的掌控力,确实是已经下降了,这把保护伞不知还能撑到几时。
所以,一直拍着胸脯说要出兵勤王的卡德罗夫,口号虽然喊得震天响,但车臣军队的推进速度却缓慢如龟。
估计现在的他心里应该慌的一批。
可他想的不是如何造反,而是在谋求别的什么出路。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