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蠓虫高发期!青岛很多人中招,不少人被咬:痒到崩溃
已到蠓虫高发期!青岛很多人中招,不少人被咬:痒到崩溃
夏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也是各种生物频繁活动的时节,而比蚊子还“凶猛”的蠓虫就是其中之一。
它们个头很小,全身黑的,特别是两只翅膀,像是被染成黑色,而且它们飞行的速度特别快,几乎成了人们在夏天的噩梦。
尤其是在青岛这样的海滨城市,它们简直如同“蚂蚁过江”,密密麻麻的从不同方向向人们袭来。
尽管它们很小,但能力一点都不弱,甚至很多人都被它们咬的痒到崩溃。
蠓虫介绍。
蠓虫,也叫小黑虫,因为与蚊子属于同一科,所以有“小黑蚊”之称。
它们比蚊子还要小,只有1-4mm,体型很小很小,能够轻松穿过人类的衣物。
所以国外称它们为no-see-um,因为常常看不到它们。
像蚊子一样,它们也需要吸食动物血液来孵化和生存,尤其是雌虫,在交配后需要通过吸食动物血液才能够继续成长。
它们的寿命一般为20-40天,但并不是每一种蠓虫都能够叮咬人类。
因为它们的寄主对象很多,包括鸟、家畜等等,所以它们并不会专门寻找人类来吸食血液。
但是却有一些特定种类的蠓虫却非常喜欢叮咬人类,并且其叮咬带来的瘙痒感比蚊子还要强烈。
这些特定种类的蠓虫叫做库蠓、细蠓和蠛蠓,尤其是蠛蠓,它们会在白天活动且在水源附近有很强的传染力,在阳光下喜欢出现在水面附近。
青岛的气候湿润凉爽,所以成为了这些蠓虫的理想栖息地。
它们能够在这里肆意繁殖并且对人类进行“友好访问”。
“友好访问”。
夏天到了,任何活动力都会提高,尤其是这些微生物,随着温度的上升和湿度的增加,它们活动力也大大提高。
它们也许在地上、窗台、墙壁上悄悄地等待着人类来到他们面前。
而当你坐下来休息时,可能就会与它们发生“亲密接触”。
有个习惯性动作就是用手拍打身上,可如果你坐在一个公园长椅上,可能你要拍打半天也不知道哪个家伙叮咬了你。
因为这些家伙飞行速度极快,在你感觉到被叮咬时,它们已经离开了。
就如同一个看不见的对手,在你毫无防备时发起了攻击。
也正是因为这些家伙飞行速度太快了,在你感觉到被叮咬时,它们早已离开。
所以当你用手去抓时很难掌控力度和方向,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以及让这些家伙留下更深的瘙痒感。
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立即用温水加肥皂清洗被叮咬的部位,之后涂抹止痒膏或者使用冷敷袋来缓解瘙痒感。
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这些家伙只在夏天出现。
其实不然,在美国南部地区几乎每个月都有可能出现它们的身影。
什么时候出现它们呢?
在清晨和黄昏时分。
所以出门最好选择白天出行,并且选择干爽凉快的地方活动。
并且在夏天前期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也很重要。
例如穿上长衣裤、使用驱虫剂等。
当然了,遇到这些家伙时保持冷静也十分重要。
遇上蠓虫急救措施!
夏天似乎得到了所有生物的青睐,大自然中出现了更多种类的生灵。
可有些微生物却给人类带来不适甚至危险。
比如这次如日中天的“小黑虫”——蠓虫!
身处青岛海滨这个理想栖息地中,大家似乎都成了它们眼中的“美食”。
许多朋友都纷纷表示自己被叮咬,并留下一串串红肿的“纪念品”。
那么当你发现自己被不幸叮咬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并且切忌用手去抓挠被叮咬部位。
抓挠可能会导致皮肤破损并增加感染风险。
接着立即使用温水加肥皂清洗被叮咬部位,这样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之后可以使用抗组胺成分含有止痒膏或者是冰敷袋来缓解瘙痒感和肿胀。
同时保持被叮咬部位干燥和清洁以及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香料产品。
如果被叮咬部位出现水泡,则不要用手去挤压水泡或者用尖锐物体戳破水泡。
应该使用碘伏消毒,并覆盖干净的绷带来防范细菌感染。
还有一个就是处理叮咬后皮肤反应异常
如果被叮咬部位出现红肿加剧、发热、剧烈疼痛等异常症状则应该及时就医。
并且在前往医院之前最好能够描述自己被叮咬的经过和情况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预防总是重要于治疗!
尤其是在蠓虫活跃期间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来确保自己不会成为它们的目标。
穿着长衣裤和使用驱虫剂商品都是有效地防范措施。
并且还可以选择在蠓虫活动高峰期避免外出活动,或者使用物理隔离屏障减少与蠓虫直接接触的机会。
保持周围环境清洁整洁及时清理积水也是预防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