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中国百年百位电影明星第四位-王人美
回忆中国百年百位电影明星第四位-王人美
她的 一生充满不幸:幼小失去双亲,青年失去儿子,离婚无法忘怀,中年精神失常,老年瘫痪失语。她就是国民女神!
王人美(1914年12月24日-1987年4月12日),本名庶熙,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毕业于上海美美女校,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歌舞演员。

王人美方14岁,即随团走遍东南亚各国。1929年转入明月歌舞剧社去华北、东北一带演出,与黎莉莉、薛玲仙、胡茄被誉为歌舞界“四大天王”。
1931年冬,导演孙瑜拍摄电影《野玫瑰》。女主角小凤,孙导选择了王人美,而男主角江波,正由金焰担纲。相较而言,以前银幕上的明星大多是一种病态美,搔首弄姿、忸怩作态,而王人美一亮相,就以她清新、活泼的姿态,征服了观众。她与金焰,也成为当时上海滩最受欢迎的银幕CP。那年,王人美17岁,金焰21岁。


1933年他在《渔光曲》片中饰主角小猫,该片在上海连映84天,创当时国产片最高卖座记录。由她主唱的10多万张《渔光曲》唱片被抢购一空。此片还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牌奖,为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王人美遂有“野猫”之美称。

1934年1月1日,在联华影业的新年晚会上,当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王人美与金焰掏出一个红色的绒牌,挂在自己的钮扣上,经孙瑜导演宣布,两人结婚。顿时,人群中一片欢呼。就这样,王人美把自己简朴地嫁了。

婚后,王人美很快怀孕了,也许是年纪小,她照常打球、游泳,这下动了胎气,住进了医院。王人美生下儿子后,金焰拍戏归来,他将妻子搂在怀里,一起庆祝孩子的降临。
可惜孩子是个早产儿,在八天后夭折。这个巨大打击,令王人美一下失控,她禁不住说了很多狠话埋怨金焰。从此,孩子的夭折,成为王人美与金焰不能越过的一道坎。每每提及,话赶话,无非都是物是人非,渐渐地,夫妻间感情出现了裂痕。

1937年抗战爆发了。两地分居、矛盾重重的日子,让王人美与金焰都深感痛苦。当爱已成往事,分手只能是最终的结局。1945年,金焰向王人美提出离婚。王人美点头同意,既然不能相濡以沫,那就相忘于江湖。话虽这么说,但王人美足足消沉了十年。
1935年4月她任南通影片公司,主演过田汉、夏衍编写的《风云儿女》等片,又与赵丹、金焰、周璇等演话剧《保卫芦沟桥》。在剧中,她以饱满的热情,演唱了聂耳作曲的《铁蹄下的歌女》和《义勇军进行曲》、《拉犁歌》等歌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海沦陷后,她先避居香港,辗转至重庆、桂林、广州等地,拍摄过《长空万里》等影片并主演过话剧《孔雀胆》和《天国春秋》。

新中国成立后,她出任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1950年参加拍摄《两家春》,获得中央文化部奖章。又先后参加拍摄《猛河的黎明》、《青春的脚步》、《青春之歌》、《昆仑山上一棵草》及《花儿朵朵》等片。

她的第二次婚姻是在1955年嫁给画家叶浅予。叶浅予的前妻,是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只因戴爱莲后来爱上了年轻的同行,两人分手。其实,叶浅予依然爱着戴爱莲,就如同王人美依然爱着金焰一样。
王人美在回忆录中,说叶浅予是一个好画家,但不是一个好丈夫,家里什么事情都不管。其实,在她内心,一直拿叶浅予对标金焰。金焰,是一个全能型人才,文能舞台演戏,武能开枪打猎,还会做木工,织毛衣,样样精通。

“文革”中她受到冲击,后恢复工作。1979年秋她导演话剧《家》、《日出》,被选为第四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第二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后被聘为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她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6年王人美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脑溢血成为植物人。朋友们去看望病床上的她,她不会说话,只是睁着眼睛,什么也不知道了。
1987年4月12日,王人美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王人美经历了两次婚姻,没有留下后代,晚年由叶浅予与第一任夫人罗彩云的女儿叶明明照顾她。
2005年,在中国电影诞生100年之际,王人美被评为“中国电影百位优秀演员”。
2011年,由其创作的自传《我的成名与不幸》出版 。
“云儿飘在海空,鱼儿藏在水中,早晨太阳里晒渔网,迎面吹过来大海风……”王人美的歌声至今仍然打动听众,她塑造的的“野玫瑰”和“小猫”这两个经典形象永远在沙沙作响的老胶片上绽放着青春魅力,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