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公主楼,虚假宣传何时休?
八大关公主楼,虚假宣传何时休?
居庸关路10号,广为流传,大名鼎鼎的公主楼。
为什么叫公主楼,难道这里曾经住着一位公主吗?
有人说,它与丹麦王子有关 。据说,1929年,丹麦王子乘坐“菲欧尼亚”号豪华客轮来青岛,被八大关一带的美景所吸引。1931年,丹麦王国在青岛设立了领事馆,首任领事叫赵亨生。丹麦王子遂令赵亨生在八大关内购地,按照安徒生童话中的意境设计建造了这座别墅,准备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丹麦公主,以备公主来青度假使用。虽然之后丹麦公主并未来青岛,但公主楼一名却流传开来。
孙欣在《公主楼的传说》一文中讲述了另一个版本。据说,有丹麦历史学家提供的档案资料显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乘船来青的丹麦王子有若干位。同行的,还有其中一位王子,阿克瑟王子的妻子——玛格丽特。夫妇二人十分喜爱八大关的环境,遂决定在此建一座别墅。女主人,自然就是玛格丽特。而之所以称为公主楼,是因为玛格丽特在出嫁前是一位瑞典公主 。到底是丹麦公主 ,还是瑞典公主 ,并不重要。对来来往往的游客来说,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所营造的神秘感,或许才是公主楼的魅力所在。
2006年11月5日,《青岛晚报》撰文,指出八大关 “公主楼”与丹麦公主无关的史实。多年以来,对于这座建筑,包括一些资深的文史专家,都认为今居庸关路上的公主楼建于20世纪30年代,而且认为与1929年丹麦王子的一次青岛之行有关,由此形成了丹麦公主楼的美丽传说。这一说法几乎统治了青岛所有的旅游指南、网站景点介绍,一些个性化的游记也每每津津乐道,就连2006年中国国家地理评出的全国十大最美城区也不例外,似乎这座漂亮的别墅建筑千真万确是为丹麦公主莅青而建。但遗憾的是,至今居然没有只言片语的原始材料可以证明它的建造与丹麦公主有关。如果丹麦王子真正来过青岛,在青岛报纸非常发达的20世纪30年代难道会没有反映?
真相是这样的,也是残酷的。
1929年,青岛市政府在规划八大关时,开始就想把它做成一个精品,由此规划了十条关路(而非传说的八条关路),规定了严格的建筑措施,从已开放的档案来看,公主楼所在位置当时被规划为居庸关路12号。十关路蓝图出台之后,青岛市政当局依次举行了几次土地公开拍卖,当时称为“放租”。公主楼地块挂牌拍卖期是1932年7月,属特别建筑区域公地的第三次竞租。从馆藏的地块图来看,土地标注面积是12.368亩,为八等地,起租价为每亩59元,经过几轮竞价后,来自浙江的商人孙天目,以高出起价6倍的价钱拿下了这块地,孙天目领地后,并未按时开工建筑。按照当时建筑法规,领租3个月内,必须进行建筑,否则政府有权收回土地。孙天目领到该地后,向当时的青岛市财政局申请建筑延期,财政局予以批准,规定可以延期至1934年2月底。此后,该建筑究竟何时动工?再无下文。
至于孙天目何时将该地转租,档案也没有确切记载,只能依靠土地流转登记档案来推测。据后来档案记载,至晚在1940年9月之前,孙天目已将此地块转让给一个外国人——萨德。萨德领地,尤力甫为其担保,从中可以推断,萨德与尤力甫关系很不一般,W.G.尤力甫是上个世纪30-40年代青岛最著名的建筑师,尤以擅长设计单体住宅,八大关很多别墅建筑出自其手。据档案记载,在1948年离开青岛之前,尤力甫至少设计了400余栋建筑。
1940年9月,W.G.尤力甫在给萨德担保的同时,为其设计了这座建筑。至今,尤力甫设计的建筑图纸还完好地保存在青岛市档案馆里,他不仅设计了建筑主体,还包括侧旁的辅助二层建筑——佣人和汽车用房,今天这座辅助建筑已由原来二层变成了一层,何时拆除改建?无可稽考。如今,居庸关路上的这座建筑已是八大关风景区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了,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游客,但其院内的说明上依然循旧未改。但真相往往是残酷的,讹传也将是一时的,所谓“丹麦公主楼”的讹传实在是应该画上一个休止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