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保卫苏区而战”
他们“为保卫苏区而战”
他们“为保卫苏区而战”
———长汀县河田镇中坊村革命简史
中坊村是长汀县汀南河田镇的一个村。该村在中华苏维埃时期因超额完成扩大红军的计划,而被福建省军区叶剑英司令员授予扩大红军奖旗,在全国和省内知名度颇高。
在福建省博物馆展览大厅里,陈列着革命战争年代保存至今的一面奖旗,虽然由于天长日久,奖旗的颜色陈旧了,但是字迹仍然清晰,上面写着“扩大红军奖旗送给中坊乡”,中间题有“为保卫苏区而战”七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下面落款署了“福建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的名字。这面奖旗是当年被叶剑英司令员表扬的老贫农郑俊义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珍贵革命文物。它同时流传着一段感人的故事:
那是战火纷飞的1933年底,中央苏区军民正同仇敌忾、用鲜血和生命保卫革命根据地、保卫苏区人民的胜利果实。为了同国民党军队展开生死搏斗,粉碎反革命的“围剿”,补充红军兵源,扩大红军部队成了当时党、政、军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长汀苏区人民热烈响应党的号召,把自己优秀的儿女送去当红军,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那年冬,叶剑英重任红一方面军总参谋长、后任闽赣军区司令员,年底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当时军区司令部驻地在今长汀县大同乡的师福村。中坊村是驻地在河田的长汀县委、县苏所辖的河田区委、区苏下辖的一个村。
这年底的一天,叶剑英司令员风尘仆仆地来到河田检查扩红情况。县委负责人向叶剑英司令员汇报了长汀县扩红的情况后特别讲到有一件感人的事,即中坊村的老贫农郑俊义,在扩红中表现很突出,他想送儿子当红军,因为年纪小不合格,就主动在乡里积极宣传扩红。在乡里的扩红大会上,经他动员的侄儿领头报名当红军。在他的带动下,只有十多户人家的中坊村,一下子就有20多个青年报名参加红军……
叶剑英听完汇报后,对长汀县委、县苏在扩大红军工作中作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表示满意。特别对郑俊义积极扩红的事迹给予高度重视,他高兴地对县委负责人说:“这是扩大红军的模范,要做一面奖旗送给中坊村,要表扬郑俊义同志”。
叶司令员的话既是对中坊村的赞扬,又是对长汀人民的极大鼓舞。县委的同志很激动,忙问:“叶司令员,奖旗上写什么字好?”叶司令员想了想,说就写“为保卫苏区而战’,好不好?”这句话,正表达了苏区军民团结战斗,坚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的决心,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太好了”。
在扩红运动中,叶司令员踏遍了福建苏区的山山水水。一天,他又来到了河田,长汀县委县苏会场正准备召开全县扩红大会。
叶司令员在会上热情赞颂中央苏区军民在毛主席领导下取得的一至四次反“围剿”战争的伟大胜利,分析每一次反“围剿”的严峻斗争形势,讲述了扩红运动的重大意义,赞扬中坊村的模范事迹,特别表扬了老贫农郑俊义。
最后,叶司令员号召说:“我们要为保卫苏区而战!”
叶司令员讲完话后,面带笑容走向台前,给中坊村授奖旗,并与郑俊义热情握手。会场上军民情绪高昂,发出一阵阵口号声:“为保卫苏区而战!”“勇敢的工农当红军去!”
一石激起千重浪,中坊村扩红的模范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扩红运动的深人开展。涌现了无数兄弟争当红军,父送子妻送郎的动人场面。奖旗先由区委特派员荣生同志保存,后来他要调到补充团去,便交给郑俊义。郑俊义手捧奖旗激动而郑重地对荣生说:“我一定会把它看成自己的生命一样,请放心吧!
红军长征后,中坊村和整个中央苏区一样,受到严峻的考验。那时,只要国民党反动军队和还乡团搜到有一点嫌疑的东西,如革命标语,书籍和物品,都要遭殃。
但是,郑俊义毫不畏惧,他要实现自己的诺言,把奖旗视作自己的生命,他把奖旗用油纸一层一层包好,藏到瓮子里,放上稻种,不知有多少回深更半夜,为了避开敌人的搜查,把它转移了一个又一个地方。不知有多少回,他怕旗子虫蛀霉烂,借着从屋顶天窗上透下来的阳光偷偷地曝晒。看到这奖旗,他就象看到党和毛主席,就想起授旗的叶司令员。盼啊盼,终于盼来了1949年全国解放。他在建国后,亲手把这不平凡的奖旗上交给党和人民政府。
奖旗是历史的见证,奖旗激励着全国人民承前启后开拓未来。奖旗既凝聚着中坊人民踊跃参军的心愿,又凝聚着革命老人郑俊义几十年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这份珍贵文物所付出的大量心血!
在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今天,中坊村人民群众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为把中坊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努力奋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坊村为革命作出了贡献,全村有郑笃礼等31位革命烈士,他们把这奖旗染得更红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