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剑原型——马来克力士剑
金蛇剑原型——马来克力士剑
金庸武侠小说《碧血剑》中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剑长五尺,重九斤七银,是原属云南「五毒教」 所有,是其镇教三宝之一。
江湖中人都想将它据之己有,多少武林高手都为它命丧黄泉。
此剑金光灿烂形状奇特,剑身犹如是一条蛇盘曲而成。蛇头构成剑尖 蛇尾藏与剑柄,握在手中甚是沉重,原是由黄金铸造而成。
那在现实生活中,金蛇剑的原型是什么武器?真的有这样造型奇特的剑存在吗?
还真有!那就是马来克力士剑。
马来克力士剑其实是一种短剑,只是比匕首稍微长一些,所以在英文中它叫做“Keris Sword”,keris是刃短剑的意思。
佩带的方式是斜插在腹部前方的腰带上。剑柄在右上方,剑鞘在左下方。
克力士这个名字源于拉丁语的音义。据说这个词是古代爪哇马来语的刺、钻过、贯穿等词汇而来。
可见马来剑是一种以刺为主的肉搏短兵器。他那弯曲的刀柄有助于手腕施力来进行攻击,并且给予敌人较大的创伤。
他没有护手和刀颚,仅靠较宽厚的刃尾近把柄处来提供若干护手功能。
克力士剑的使用者虽然是马来人,却不仅限于现在的马来群岛地区,也并不单指马来西亚一国。而是包括爪哇、苏门答腊、巴厘诸岛的庞大区域,甚至远至菲律宾群岛,自然也包括之前统治新加坡的马来土著。
不过,历史学家研究认为,马来克力士剑起源于印度。近年来发现的9世纪时期东南亚海岛上的印度教浮雕也间接印证了这一点。
ps:
作武林盟主的人,原本人缘比武功要紧得多。(《碧血剑》第十一回)